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语文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构建有趣、活泼、生动的生态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及兴趣,拓展学生的眼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生态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关键词:生态课堂;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素质教育提出语文教学要使小学阶段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学习专注度提升,快速地进入语文学习的状态。与此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还能够拉近与语文知识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含义,迅速地掌握知识,且能够良好地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生态课堂下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更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一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语文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活跃度,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及情境教学概述
(一)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概述
小学语文课堂主要是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起学习语文知识的双边教育活动。生态是一个兼具包容性的概念,主要是指“生物与环境以及共同生存或生活在环境中的诸多个体之间或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生态,兼具课堂生态主体(课本、教师及学生)及课堂生态环境,主要是指在和谐、自然及民主的环境之中,让小学生可以自主且富有个性的实现知识、师生、课堂及社会之间的多层次的互动,从而使学生能够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增长智慧、突破自我,获得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整体素质。
(二)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情境、境地”。“情境”作为传递教学知识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为学生日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运用语文知识奠定了基础。情境可以将生活中的琐事浓缩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情境过程中进行思考,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情境浓为课堂,从而架起感性思考与理性思维的桥梁。
二、 生态课堂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 教学过程层面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将常见的人、事、物等通过情境教学方法转化成此阶段学生容易接受以及理解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想象力以及注意力的良好发展。情境在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讲,语文教师利用情境教学可以将难以理解,不容易接受的专业知识通过情境化教学转变成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把课本中一些抽象化以及概念化的东西,通过这种教学模式,降低知识点的难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以及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发展,激发课堂的活跃性与实效性。
(三) 教师层面
从教师层面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有限,引进情境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从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让课堂教学效率快速提高,让学生在一种欢快、兴奋的课堂中高高兴兴地学到语文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新课改的要求,进而激发课堂的活跃性与实效性。
三、 生态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一) 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在生态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可以通过问题創设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主要依据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及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小学生产生好奇心,促进学生学习语文。例如,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进一步创设情境,“此中国孩子是谁?”“他为什么发出呼声?”请班上的同学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出答案。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章“空白”进行提问,不断激发学生想象。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临终前,“宝玉,你好……”,让学生尽情添加。最后,语文教师在进行问题创设时,与生活联系,通过生活实际提问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学习《和时间赛跑》时,提问学生“自己是否有和时间赛跑的经历,当时心里的感受是什么”,使学生更深入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二) 运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行,要求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应理论结合实际,密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的特点、爱好及实际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找寻有趣的生活话题,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经历的相关故事,这样学生会将会非常踊跃,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欢快。因此,在运用生活中的场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
(三) 运用创设形象情景的方法
在生态课堂下通过创设形象情境来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此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创设出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情境。可以利用实物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教授《菜园里》时,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让小学生了解掌握蔬菜的特点及样子,使语文课堂更加活跃,有血有肉。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乐创设教学情境。例如,《丑小鸭》《揠苗助长》等通话故事,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配合适合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可以在教学课堂上更加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例如,在教授《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泼水节的图片以及视频,让小学生感受到泼水节节日的热情以及少数民族的风情。
总而言之,在生态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应依据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创造和谐、快乐、融洽的课堂,提高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耀东.探究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实施[J].都市家教月刊,2017(3):78.
[2]彭嘉宇.浅谈从名师生态课堂中看小学语文教学技巧[J].教师,2017(1):88-89.
[3]阎晓宏.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0).
作者简介:
袁红,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