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浅析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体育风尚封面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体育风尚》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论文鉴赏

浅析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0-06-06 阅读数:586

摘 要: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有价值的、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核心目标;二、制定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三、重视资源的优化整合,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四、关注教学过程,构建互动课堂。

关键词: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有价值的、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 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核心目标,树立新的“三观”

新课标的核心目标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核心目标我们要从思想上正确理解,并且树立新的“三观”,具体做法是:

(一) 树立新的数学观

身为教师,我们要打破以往迷信书本的做法,敢于创新,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性、工具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重新组合教材,积极开发教材。比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已取消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等有关知识,但学生在完成练习册或做测试题时,有时又考查了比例的这些知识,如写出一个比例、解比例等,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需要重组教材,可参考人教版教材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补上这方面的知识。

(二) 树立新的教学观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身为教师,应明确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数学教学观,在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主导地位,将以往“注入式”教学改变为“启发式”教学,巧妙适时地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学会归纳总结。

(三) 树立新的学习观

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学习内容必须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容是鲜活的、有生命力、有意义的,而不是枯燥的,他们才会学得有意义,学得有活力。比如:教学看图应用题时,我们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探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以后利用图形解决应用题做好铺垫,从而体现出数学教学的发展性。

二、 精读细读教材,制定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制定准确与否,决定课堂教学效率是否有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精读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深钻教材,制定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确保知识的有效性。比如,北师大版《一分钟能干什么》一课,教学目标是理解时间的长短,会互化时间单位,而个别教师上本节课时,由于对教材研读不深刻,导致教学目标定位错了。一节课利用6分钟播放相关的课件,展示的内容是:一分钟能刷完牙,一分钟能喝杯水等等,其结论是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但是,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没有,教学导致本节课只为情境而教学,没有围绕知识点进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

其次,目标中要体现出“三维度”。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因此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能够体现出“三维度”来,要注意到三维目标的全面性制定,不要只重视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目标。尤其是课堂上要巧妙地渗透隐性目标教学,使学生不但要学习好,还要思想好,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否则,培养出的人就有可能畸形发展。

三、 重视资源的优化整合,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们常常说这样一句话,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们教师不要教死书、死教书,不能认为让教材重现只是为了实现了教学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生活经验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能够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感兴趣,要充实、有意义,要体现出创新意识、个性特色。面对教材,教师可以多选用,也可以少选用,只要做到教学内容能够紧扣教学目标这一基本原则就行。

四、 重过程轻结果,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由只关注教学结果转变为重过程轻结果,重视学生知识的生成。教学过程应是以师生对话为主,通过教师巧妙引导、适时点拨来完成知识生成。教学过程是一种体验,既是一种情感体验,又是一种探究体验,通过有效的内容和引导来完成这些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和谐互动的,为此,在教学中,首先,我们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由独立学习转向合作学习,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知识。知识的传递由过去的单向传递转向双向或多向传递。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阐述、学会聆听、学会交流、学会归纳总结。其次,教师还要抓住有效教学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發展,关注教学效益(即单位时间里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关注有效测试。这种测试,可以是课前五分钟的基础测试,可以是单元测试,也可以是综合测试。总之,测试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测试,检查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整体组合考虑。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把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我们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敢于尝试创新,付诸实践,不断改革数学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和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

朱小娅,陕西省咸阳市,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


编辑整理:体育风尚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