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鉴赏 »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体育风尚封面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体育风尚》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论文鉴赏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0-11-17 阅读数:544

摘 要:《道德与法治》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根据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和学生实际的生活相联系进行的举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可以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起到促进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本文对如何更好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一、 《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對于初中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殊,因此很多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初中的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比较复杂,和小学相比,初中生在人际关系上更为复杂。所以《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如何面对个人和他人以及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未来面向社会时也可以把握好社会关系,同时处理好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奉献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将教学的方式进行调整,不再仅仅是对书本的内容进行讲解,而是要学会从生活中进行引入,让教学更加生活化,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生活,对生活形成一种热爱,《道德与法治》如果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就可以让学生将生活和课文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生活出发,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 “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

(一)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运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合,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在课堂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面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时,感受到新鲜感,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是对课堂的氛围进行调动,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的同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地使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中的知识点,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由此可见,多媒体这样的教学手段如果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效率。

(二) 营造生活情景

对于初中生来说,提高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的讲解时首先要对课本的资源进行丰富,这时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资源以及网络对生活的情景进行营造,教师可以利用播放视频的形式,对故事的情节进行展现,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利用声音、图片等形式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外,还需要在课堂中对生活的情境进行引入,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和知识点与生活中的片段或者案例进行有机结合,可以编排和演绎成一个情景的小剧场,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

例如,教师在对法治类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演绎不同的情景剧,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违法的事件进行表演和还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加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 关注时事新闻

在初中阶段不仅是对学生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知识进行培养,同时还要让学生适当地接触和时政道德相关的内容,增加学生对时政新闻的了解,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对外界的社会以及生活进行感知。因此在教学中要将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时事政治,例如对国家新出台的一些政策进行了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课堂的学习更加生活化,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氛围,让学生把握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

(四) 设计生活化问题

在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安排一些教材上的问题,还需要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入到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索。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和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和他人发生了矛盾应该怎么办,运用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样的方式更加形象具体,也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

(五) 布置作业生活化

作业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是课堂学习的总结和考验,实际上和生活相结合的作业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安排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作业的可行性和实际性,融入生活,让学生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 总结

首先要让《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初中的课堂上更加合理化,想要让初中生更好地接受这一问题,就要先让教师对教学的模式和观念进行改变,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同时从实际的情况出发,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概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敏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7(15).

[2]彭晓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大观,2017(21).

[3]郇改改.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建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4]林颖.中职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梦茵,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刘化学校。


编辑整理:体育风尚杂志社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