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的前提是观察,对于新时代小学生来讲,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应善于观察。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引导启示学生,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文就以小学人教版教材为案例,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观察能力;策略
小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因为观察是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不管是汉字学习,成语学习、阅读学习,还是写作学习都需要具备精细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小学生智力发育不完全,观察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非常重要。
一、 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力是每個人都应该具备的,在个人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就应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培养小学生观察力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辨别事物。小学生要想正确地反映实际客观事物,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观察力。例如,在讲解《找骆驼》一文的时候,教师应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商人是如何找到骆驼的,最后教师总结,商人之所以可以找到走失的骆驼,是因为商人细致的观察。在《找骆驼》教学中,学生在别人的故事中获得了启示,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会自觉发现事物,观察事物。
二、 教授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与技巧
观察需要眼睛、心和大脑的共同参与,不是简单用眼睛看看就可以的。培养小学生观察力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观察力培养方法和技巧,才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善于观察,学会认知。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时候,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方向。不管是观察什么样的事物,都应该有计划的观察,学生应该清楚自己通过观察后需要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如果只是盲目地观察事物,无法起到观察的目的。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时候,应合理按照顺序观察事物,事物的观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如果杂乱无章地观察,就无法观察到事物的重点。有序观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先带领学生理清课文写作的顺序,然后提出预设问题:作者为什么按照这种顺序描述颐和园?让学生带着预设问题进行阅读文章。当学生对文章写作顺序有基础认识与了解之后,再进行深入讲解,在课文片段讲解中,教师可以将观察方法融入到课文讲解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如果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教师应立即制止。最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自行寻找阅读文章的重点。在阅读观察教学中,教师应设置一个观察中心,让学生从中心出发自觉观察学习重点。
三、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行为的起点。学生探索未来世界的起点是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兴趣和好奇心这两把钥匙,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多例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的想象力强、新知识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有很大的创新潜能,这些因素都为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先决条件。俗话说:“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表示,思维意识的培养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心存疑点,心存问题,才会主动思考辨析,才会学会观察。例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爬山虎的照片,然后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爬山虎。在观察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课文中对爬山虎的描写,让学生带着对课文的记忆观察校园中的爬山虎,这种阅读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 多种方法教会学生观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教授学生有选择性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范围内观察事物,让学生学会在观察事物中发现观察重点,让学生在事物的观察重点中发现观察细节等。除了有选择性的观察,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比较观察,阅读中的比较观察是通过比较课文中事物与实际生活事物本质与特点的不同。比较观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事物,看到事物潜在的本质,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课文。最后,教师还应让学生善于用感官去感受事物。观察除了用眼睛观看外,还可以用手触摸,用舌头品尝。例如,在进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作者对杨梅的介绍,作者先是用眼睛观察杨梅,发现杨梅是圆圆的,然后作者又用手触摸杨梅,发现杨梅是带刺的,刺是软软的,最后作者又用舌头品尝杨梅,发现杨梅是酸酸甜甜的。教师通过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让学生通过文章学习学会事物的观察方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其他水果为例,按照这种观察步骤观察水果。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具备观察生活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研究、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英.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提升[N].发展导报,2018-11-16(24).
[2]郭俊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51.
[3]田贵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4):62.
[4]王海英.论对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5,17(9):93-94.
作者简介:
邱仕平,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余庆县沙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