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要:小学数学主要面向六到十二岁的学生,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学好数学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数学文化一般我们认为是人在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数学命题、数学问题等)与精神产品(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等),数学文化不是一蹴而成的,是经过人类长期数学活动形成的,渗透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的必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特点,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文化
一、 前言
数学文化是经过长久的积淀而形成的,数学文化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必然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了解数学本质,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特点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也是无处不在的,数学文化在教材中渗透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
注重数学素材的加工处理
数学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是彻底的、全方面的,体现在教材中的各个方面。小学教材的编写考虑学生的年龄与发育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原理的产生历史,在语言的使用上会对材料做进一步加工处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学习勾股定理时,会涉及《周髀算经》,其中对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记载为:“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为积矩。”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类文言文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可以理解为“勾方+股方=弦方”的定论,如果不進一步对教学材料加工,会影响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对素材的加工还涉及各类数学家介绍、数学原理发展介绍等,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
(二) 呈现形式多元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以学生喜爱的事物进行呈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数学教材各类题型中的卡通图,帮助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场景;又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材中采用卡通人物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呈现出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
(三) 描述清晰,简单易懂
数学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要求数学语言必须严谨准确,在教材的编写中又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中语言一般都是简单易懂而又表达清晰,紧密与数学相结合。数学教材中的语言直接关系学生数学的探究与学习,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树立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的重要方法,学生数学信心的树立则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探究,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所收获。
三、
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数学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人类的智慧,是人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探究规律、总结规律的成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总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
由于数学文化的存在,使数学不再单单是冰冷的数字与公式,通过数学文化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文化中,让数学有了温度与色彩,有效地带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数学文化将具体的数学知识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让数学不仅具有了历史感,还使数学变得更加丰富,具有色彩,增强了数学的魅力,更加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比如学习“小数乘法”,会涉及较多的数字,内容来说较难,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学生会通过图片、故事等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
(二) 促进师生形成正确数学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促进师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促使师生数学学习的眼光更加长远。数学知识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相减或者相乘相除,也不是简单的逻辑推算与解题技巧,数学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广泛运用,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数学的进步,数学文化将师生带入到一个具体的文化中,让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有辩证、联系的思维,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带有开放的、理智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尊重事物的客观性。
(三) 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智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在固有观念中数学=算数,认为数学只是进行数学计算,这就将数学想得过于简单。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学会后不知如何运用,通过数学文化,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绝非简单地算数,数学文化为学生展现了数学应用的本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用数学的思维看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其次,数学文化的渗透还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无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比如教材中的从实数到复数,从有理数到无理数,无疑是一次次思想的飞跃,代表了人类智力的提高,学生通过学习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快速地获取知识,提高了数学认知,发展学生的智力。
(四)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数学不仅是数字美,还具有形式美。比如数学中的对称美、线条美、几何美等,从数学文化角度学生更容易获得学习数学美的体验,数学之美是更高层次的美,它是立体多元的,通过数学文化,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其次,通过数学文化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数学文化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名人事迹,比如华罗庚,在美学习努力回国报效祖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又比如教材中对《九章算术》的材料介绍,学生在赞叹古人智慧之余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
四、 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促进师生形成正确数学观念,提高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益步.浅析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大观,2017(37).
[2]张秀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96-96.
[3]马兰.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都市家教月刊,2017(1):87-87.
作者简介:
毛利敏,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博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