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要:伴随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教学课堂已经得到了广大同仁的认同。通过整合生活素材的精华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生活素材
一、 生活素材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都忽略了生活素材在该门学科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脱离了生活实际。加上该门课程自身及课后练习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教师不能有效开展课堂教学,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学生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不够理想。通过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教师必须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否则将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基于上述原因,在该门学科中有效使用生活素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效使用生活素材,能使该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教学更加灵活,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才能,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成长。由此可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使用生活素材,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生活素材的教学策略
(一) 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学习氛围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生活素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同时还能提高该门学科的教学质量。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学习氛围的前提是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并对学习任务做出明确要求。生活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效的使用生活素材,促进生活化课堂教學的顺利开展。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也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加深知识记忆。
例如,在进行《活出生命的精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为促进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教师可多结合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前段时间各大媒体、网站等都在讨论的热点话题: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到底该不该勇敢地站出来制止某些人的不理智行为?大多数网友还是希望人间能有更多的正能量,我们要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我们要拒绝冷漠。类似这样的生活素材,教师要多在教学中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类似的生活素材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还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对提高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法治意识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 有效使用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生活素材可取自于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将学生喜欢、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法律伴我们成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不要触犯法律,挑战法律权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列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为学生分析一些社会现象。例如,×同学的爸爸为了让其早点赚钱,不让正在读初中的孩子上学,当他向爸爸普及了《义务教育法》后,爸爸又让他继续读书了。通过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融入教学知识内容,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有效使用生活素材,提高作业完成效率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吸收全部知识并非易事。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习得知识以外,还要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才能全面的理解与掌握知识。因此,作业设计科学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作业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重点及难点。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改变传统的以抄写和练习题为主的作业模式,课后作业要结合时政要闻灵活性的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布置课后作业的意义。具体来讲,教师可把传统的静态作业变为动态作业,结合生活实际去完成教材中的作业。例如,做一个新闻小记者进行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去社区市场上进行采访并记录等等。利用生活素材布置作业,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发现学习的意义,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利用生活素材布置作业,能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完成任务,能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体现了作业的实际教学价值,促进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
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教学课堂已经得到了广大同仁的认同。通过整合生活素材的精华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让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确保学生成绩逐渐提升,不断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志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1):126.
[2]王善郁.教学生活化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析[J].才智,2017(26):120.
[3]王兴宇.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C,2017(11):65-66.
[4]吴永胜.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7(6):170-172,171.
作者简介:
毕艳丽,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