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冯涛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手段,为我们开展数学教学提供了便利,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具有怎样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其中都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科学技术服务于我国的各个行业,在教育事业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配合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将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科学化。保留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且革新传统教学中落后的理念和方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新颖的特点,向小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 将信息技术融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为了更好贯彻这一政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上,最常见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多媒体应用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它把没有生命的文字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方式表现出来,让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对小学数学而言,各种烦琐的公式以及概念,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清晰明了的展现方式让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起来。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新的技术元素有很多有利之处。比如多媒体设备能够使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和对知识的渴求。小学数学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比较难理解,所以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但是在数学课堂上融入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形象的展示出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 将信息技术融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一) 贯彻教学始终的原则
在整个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一直存在。首先,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性比较强,概念和公式类的知识偏多,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数学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要知悉数学中的重难点,以及各个知识点在整个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明确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中的重难点时,要多加利用信息技术,因为往往重难点是比较难理解的,而把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 照顾一切学生的原则
学生不论是性格方面,还是学习能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发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各自的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然后利用信息技术,选择适合班级学生学习的材料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数学中的某一节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形象的知识展示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三、 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新课教授
在教师进行新课导入的过程中,融入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吸引,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变得更新颖,还可以吸引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博得小学生的眼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形成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小学生就会变得热爱数学,也乐于主动学习数学。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师教授图形的过程中,可以把圆形和扇形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看到的不仅是枯燥的几条线形成的图形,而是变化多样的图形。同时教师可以找出生活中圆形和扇形的实物,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学习图形的特点,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學习效率。
(二)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知识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所以在学习数学中也产生了抵触情绪。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中重难点这部分知识时,可以提前找出一些图片或者视频,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将重难点知识形象化,让重难点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变得容易理解。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圆柱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圆柱是一个立体的图形,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圆柱的学习就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就会对圆柱的学习没有了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原本不容易理解的圆柱通过视频剪切成一部分,让学生知道圆柱的组成部分其实就是圆形和长方形。同时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实物展示给学生,让本来难理解的圆柱变得容易理解。所以把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措施。
(三)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新课程讲授前,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中视频、动画等创设教学情景,让小学生置身于生活情景中感受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随时向学生提问,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包含数学知识的问题,提出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比如,可以在提问时,询问学生是否在生活中出现相似经历,如果学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说说遇到的类似事件。总之,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加入生活元素,让学生结合生活学习数学。接着,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多媒体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也让学生们表达出不同于老师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赵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2]雷宽.如何将多媒体更好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