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投稿邮箱:tyfszzs@126.com
主管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出版:体育风尚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44-1641/G8
国际刊号:ISSN 1674-1552
邮发代号:46-265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投稿邮箱: tyfszzs@126.com
摘 要:同中华民族一样,阿拉伯民族也具有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其中有许多名言名句都是与求知有关的,本文试图通过解析阿拉伯文化中有关求知的名言名句来探析阿拉伯人的求知思想。
关键词:阿拉伯人;名言名句;哈利法;求学者
纵观世界历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复兴、强大和衰败的时代。阿拉伯民族曾经也是一个具有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世纪它的文化达到顶峰,保护了已经在世界上衰败的许多文明文化遗产,以兴起的翻译运动把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和波斯文明的文化精髓翻译成阿拉伯语,成为世界文明火炬的高举者,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阿拉伯民族的人们自古就有尊重知识、崇尚求知、尊重有知识的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为了鼓励人们求知,阿拉伯的古代时期,就有许多鼓励人们求知和学习重要性,提倡学习要有远行精神的谚语,其中一句谚语提到了中国,说得特别好“求学莫辞中国远”在古代去中国求学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只有付出巨大艰辛和努力,需要几年的长途跋涉才能到达中国,这个阿拉伯谚语蕴含着阿拉伯人深度求知和不怕求知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和艰辛的精神。在阿拉伯的传统文化中,类似的名言名句不胜枚举。这些名言名句中蕴含的求知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句谚语:人分为三种人:第一种人是有知识的人;第二种人是求学的人;第三种人是愚人。
第二句谚语:天地万物祝福求学之人。
第三句谚语:要想美好的生活,必须付出求学时的艰苦。
第四句谚语:有知识的人与没有知识的人相当于十五的月亮和其他星星一样的差距,有知识的人就是在众星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第五句谚语:人们当中最优秀的人就是教授知识的人,最好的职业就是育人和传授技能的人。
尊敬老师方面的部分名言:
1. 尊重老师的人才能学到老师的真传。
2. 谁教我一个字母,我就是他奴隶,他有权把我卖给别人。
3. 给我传授知识的人就是我的灵魂的父亲。
4. 不尊重老师的人他的孩子成不了有用之才。
尊敬老师的方法:不要走在老师的前面、不要坐在老师的位置上、不要先与老师说话、在它面前也不要说太多的话、老师疲倦时不要问问题、你一定要守时、让老师高兴、不要惹他生气、听从老师的安排、尊重老师身边的人与老师尊重的人。
中世纪的哈利法(阿拉伯帝国国王称号)哈如奈·拉实德一次去拜访他儿子的老师艾索迈义,当时正好碰到老师在洗脚,自己的儿子给老师浇水,当时国王责备儿子的老师说:我把儿子放心交给您,是为了您好好培育他怎样去做人,让您教授实用的知识,您为什么不让我儿子用一只手给您倒水,另一只手给您洗脚呢?这才是正确的育人方法。
求学者必备30件要素:
1. 尊重知识必须要尊重书籍,净身沐浴后方可打开书开始学习,知识是一道通往成功的光芒,具备了心灵干净,身体干净和地方干净才能得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2. 尊重书是一种美德,尊重书会爱书,才能获得有用的知识,为了尊重书籍不许在书上面放任何东西。
3. 要练一笔好字,一笔好字会提高人的品位,得到人们的尊重,也是一种谋生的技能。
4. 尊重知识也要尊重你的同学,还要低首下心地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
5. 要以尊重的心态听老师的每一堂课,哪怕是学过的课也罢,选择学科要多听老师的建议。
6. 一定要远离恶劣的行为。
7. 一定要努力学习,坚持学习,谁努力谁成功。
8. 在学习中适当的熬夜,晚上熬夜学习,白天轻松自我,早晚要坚持温习课文。
9. 不要懒惰,懒惰是确实的巨大的灾难,懒惰会腐蚀你的志气,击败你的精神。
10. 一定要有一个高志向和高目标,志向和目标就是你奋斗的方向。如果仅仅有了较高的志向和目标,而你不去勤奋努力或者有勤奋努力没有高的志向和目标,那么,你是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11. 要適当地吃饭,不要暴食,饮食要分三份:一份为食物,一份为饮水,一份为留给呼吸。暴食会嗜睡,睡觉使人懒惰。
12. 一定要预习明天的课程,先学习容易理解的课程,以免厌倦学习,课后多复习稳固,多用心思考每一堂课。
13. 应该多讨论,多协商,多假设,学生发言之前多深思,做好准备再发言。
14. 时刻做好向任何人求知的准备,还要发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别人。
15. 艾布哈尼法曾是一位布商,在他的布店里经常和人们讨论知识,讲论学问,学问和生意同时兼顾。
16. 一定要学会一门技能,以它去谋生,不求他人。
17. 身体不好、环境不佳或年龄已高不是放弃求知的理由。
18. 要学会感谢你的老师、父母和支持过你的人,即便是鼓励过你的人,帮你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的人。
19. 要随身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随时可以学习,养成时刻学习的习惯。
20. 不要对现实过于悲伤、忧愁和痛苦,悲伤和痛苦会伤害心灵、大脑和身体的。
21. 尽量减少社会关系,因此许多人喜欢到外地求学。
22. 不应忙于与学习无关和影响学习的事。
23. 要有“从摇篮到坟墓”终身学习的精神。
24. 如果厌倦了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应该换一门课调整一下学习氛围或环境。
25. 任何时候不要嫉妒和与人为敌。嫉妒和与人为敌会让你出丑难看,同时也是浪费精力和时间。
26. 不要与他人无意义的争论,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27. 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认为人人都是坏人,社会上好人还是很多的。
28. 应该随身带笔纸,随时记录所观闻的知识。
29. 尽量不要随便吃大街上的食物。
30. 一定要远离坏人、犯罪的人和无益之人,不要与他们为友。要知道,跟着蜜蜂找花朵、跟着苍蝇找厕所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杨孝柏著.大学阿拉伯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马义哲,甘肃省临夏市,临夏现代职业学院。